潛江:聚力繪就和美鄉村新畫卷
春和景明,陽光和煦。在熊口鎮新溝村,一片片希望的田野正煥發出勃勃生機。近年來,市公交發展集團駐熊口鎮新溝村工作隊凝聚合力、統籌協調、傾心傾力,一幅生動的鄉村振興畫卷徐徐展開。
塆臺夜話 從“單聲道”到“大合唱”
在熊口鎮新溝村,談及最美塆臺,村民們都會指向二組的丁家巷。走進巷內,道路干凈整潔,路邊的菜田用竹制籬笆隔開,整齊的路燈與潔白的墻面相映成趣,盡顯新農村的田園風光。這一變化得益于“塆臺夜話”。
自人居環境整治全面開展以來,駐村工作隊與村“兩委”通過多次入戶走訪,組織各小組長和村民代表座談,商議成立了“一約六會”,即新溝村《村規民約》、鄉村振興黨建引領委員會、村民理事會、鄰里互助會、協商議事會、環境提升會、平安建設會等,并將新溝村二組丁家巷作為和美麗鄉村建設的試點塆臺。
“我們對試點塆臺挨家挨戶進行了和美麗鄉村建設宣傳,發放了自制宣傳手冊,同時收集群眾的意見與建議,增強了群眾對和美麗鄉村建設的理解與支持。”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楊治國說,他們對收集整理上來的9條意見逐一進行了整改與落實。
針對村民反映路燈兩年多不亮的問題,工作隊協調電力部門在最短時間內檢查線路、更換設施,有效改善了村民夜間出行條件;村民提出的井蓋破損存在安全隱患問題,工作隊協調鎮城建部門更換了10塊破損井蓋,及時消除了安全隱患,為村民出行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;群眾反映垃圾處理不及時導致環境臟亂差的問題,通過協調鎮環衛部門增加轉運頻次,并增加垃圾箱,確保環境干凈衛生……
一件件、一樁樁實事辦到了群眾心坎上。當夜色中的丁家巷重新亮起燈火,村民們真切感受到“自己的話有人聽,身邊的事有人管”。
民生溫度 從“堵心路”到“致富道”
春風拂面,村民尹紀文開心地駕駛著農用三輪車行駛在新修的田間水泥路上,準備到自家的蝦稻田里收蝦。
尹紀文感慨道:“這條路雖然不長,但以前晴天塵土飛揚,雨天泥濘不堪。現在路修好了,春耕生產時我們開車進出也方便多了。”
為了提升農業生產條件,駐村工作隊爭取資金17000元,專項用于八組至九組泥濘道路的改造,打通了阻礙群眾生產發展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滿足了村民農用機械進出的需求,助力蝦稻增產增收。
九組二毛渠常年排灌不暢也是村民的一大心病。駐村工作隊與村“兩委”組織村民代表在“幸福樹”下議事,經過協商,村委會、村民小組和村民共同籌集資金3000元,僅用三天時間便完成了挖渠疏通工作,不僅解決了灌溉排水難題,更彰顯了村民們團結一致、攜手共創美好家園的精神。
“駐村工作隊真心為老百姓服務!”村民們紛紛點贊。
環境蝶變 從“臟亂差”到“風景畫”
人居環境整治是鄉村振興的“面子”,更是關乎民生的“里子”。丁家巷試點成功后,引來了其他村民小組的羨慕目光,工作隊趁熱打鐵啟動全域治理,掀起了全民整治熱潮。
駐村工作隊與村“兩委”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,與村民們一起開展村莊清潔行動,對村里的主干道、河道溝渠、房前屋后和衛生死角進行全面清理。組長帶頭,4戶村民自發拆除全部違建100平方米,8戶村民自發清除自種菜地500平方米。昔日臭水溝變身景觀渠,雜草堆化為小花園,村容村貌煥然一新。
為鞏固整治成果,新溝村每月還推選志愿服務、移風易俗、鄰里互助、黨員中心戶、平安建設等示范戶,發揮示范引領作用,帶動更多村民提升居住環境,爭當和美鄉村建設者。同時,利用橫幅、宣傳標語、宣傳墻等方式,大力宣傳環境衛生整治、改善人居環境的重要意義,增強群眾共同參與美好環境創建的積極性與主動性。
“現在城里親戚來探親,都說我們村比公園還漂亮!”村民蔣翠香自豪地說。
道路寬敞、環境優美、衛生整潔、家庭和睦、鄰里和諧……如今的新溝村,全村上下共同努力,齊心聚力繪藍圖,攜手共建和美村。
“我們將充分發揮駐村工作隊優勢,因地制宜、因村施策,深入實施鄉村振興,朝著‘產業興旺、生態宜居、鄉風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’的美好愿景穩步邁進。”楊治國說。
塆臺夜話 從“單聲道”到“大合唱”
在熊口鎮新溝村,談及最美塆臺,村民們都會指向二組的丁家巷。走進巷內,道路干凈整潔,路邊的菜田用竹制籬笆隔開,整齊的路燈與潔白的墻面相映成趣,盡顯新農村的田園風光。這一變化得益于“塆臺夜話”。
自人居環境整治全面開展以來,駐村工作隊與村“兩委”通過多次入戶走訪,組織各小組長和村民代表座談,商議成立了“一約六會”,即新溝村《村規民約》、鄉村振興黨建引領委員會、村民理事會、鄰里互助會、協商議事會、環境提升會、平安建設會等,并將新溝村二組丁家巷作為和美麗鄉村建設的試點塆臺。
“我們對試點塆臺挨家挨戶進行了和美麗鄉村建設宣傳,發放了自制宣傳手冊,同時收集群眾的意見與建議,增強了群眾對和美麗鄉村建設的理解與支持。”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楊治國說,他們對收集整理上來的9條意見逐一進行了整改與落實。
針對村民反映路燈兩年多不亮的問題,工作隊協調電力部門在最短時間內檢查線路、更換設施,有效改善了村民夜間出行條件;村民提出的井蓋破損存在安全隱患問題,工作隊協調鎮城建部門更換了10塊破損井蓋,及時消除了安全隱患,為村民出行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;群眾反映垃圾處理不及時導致環境臟亂差的問題,通過協調鎮環衛部門增加轉運頻次,并增加垃圾箱,確保環境干凈衛生……
一件件、一樁樁實事辦到了群眾心坎上。當夜色中的丁家巷重新亮起燈火,村民們真切感受到“自己的話有人聽,身邊的事有人管”。
民生溫度 從“堵心路”到“致富道”
春風拂面,村民尹紀文開心地駕駛著農用三輪車行駛在新修的田間水泥路上,準備到自家的蝦稻田里收蝦。
尹紀文感慨道:“這條路雖然不長,但以前晴天塵土飛揚,雨天泥濘不堪。現在路修好了,春耕生產時我們開車進出也方便多了。”
為了提升農業生產條件,駐村工作隊爭取資金17000元,專項用于八組至九組泥濘道路的改造,打通了阻礙群眾生產發展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滿足了村民農用機械進出的需求,助力蝦稻增產增收。
九組二毛渠常年排灌不暢也是村民的一大心病。駐村工作隊與村“兩委”組織村民代表在“幸福樹”下議事,經過協商,村委會、村民小組和村民共同籌集資金3000元,僅用三天時間便完成了挖渠疏通工作,不僅解決了灌溉排水難題,更彰顯了村民們團結一致、攜手共創美好家園的精神。
“駐村工作隊真心為老百姓服務!”村民們紛紛點贊。
環境蝶變 從“臟亂差”到“風景畫”
人居環境整治是鄉村振興的“面子”,更是關乎民生的“里子”。丁家巷試點成功后,引來了其他村民小組的羨慕目光,工作隊趁熱打鐵啟動全域治理,掀起了全民整治熱潮。
駐村工作隊與村“兩委”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,與村民們一起開展村莊清潔行動,對村里的主干道、河道溝渠、房前屋后和衛生死角進行全面清理。組長帶頭,4戶村民自發拆除全部違建100平方米,8戶村民自發清除自種菜地500平方米。昔日臭水溝變身景觀渠,雜草堆化為小花園,村容村貌煥然一新。
為鞏固整治成果,新溝村每月還推選志愿服務、移風易俗、鄰里互助、黨員中心戶、平安建設等示范戶,發揮示范引領作用,帶動更多村民提升居住環境,爭當和美鄉村建設者。同時,利用橫幅、宣傳標語、宣傳墻等方式,大力宣傳環境衛生整治、改善人居環境的重要意義,增強群眾共同參與美好環境創建的積極性與主動性。
“現在城里親戚來探親,都說我們村比公園還漂亮!”村民蔣翠香自豪地說。
道路寬敞、環境優美、衛生整潔、家庭和睦、鄰里和諧……如今的新溝村,全村上下共同努力,齊心聚力繪藍圖,攜手共建和美村。
“我們將充分發揮駐村工作隊優勢,因地制宜、因村施策,深入實施鄉村振興,朝著‘產業興旺、生態宜居、鄉風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’的美好愿景穩步邁進。”楊治國說。
2025-04-24 關注: 來源:潛江資訊網